您的位置:首页 > 政务动态 > 媒体聚焦

【央广网】安徽凤阳:秸秆变废为宝促增收

发布时间:2020-06-20 17:07 来源:央广网 作者:陈雪琪 杜同心 阅读次数: 字体:【  

在安徽凤阳县黄湾乡淮河沿岸的千余亩耕地上,数十台秸秆扎捆机正穿梭在收割后的麦田里,机械轰轰而过,地里的秸秆被扎成一捆捆草垛整齐地立在地里等待回收再利用。

凤阳县恒创秸秆收储中心负责人吕渊说,“今年我们收储中心在黄湾乡覆盖的耕地面积大概有一万五千亩,目前收储秸秆量已达六千吨,之后我们再将统一收储的秸秆集中往光大电厂销售用于资源再利用。”

农业丰收季往往伴随“秸秆如何处理”的难题,就地焚烧的“老办法”不仅污染环境、损伤土壤,更容易形成火灾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为了解决“秸秆难题”,凤阳县积极推广“打捆回收利用”的模式,通过低茬收割、打捆、储存、出售的方式,不仅有效处理了秸秆难题,降低了秸秆禁烧工作压力,还在秸秆收储过程中,吸收当地贫困户参与劳动,增加贫困户收入。

在凤阳县红心镇,由镇政府出资购买的20台秸秆打捆机械正在全镇各村的麦田里工作着。“我们村里有四千亩小麦,能产生700多吨秸秆,秸秆的打捆回收利用不仅带来十六万左右的收益,还能带动贫困户就业,我们村共有十五个贫困户参与秸秆回收。”红心镇七里村党总支书记乔圣功说。

红心镇七里村贫困户刘路群说“家里小麦已经收完了,现在村里面搞这个麦子秸秆打捆,在这工作一天收入能一百多块钱,增加收入还不累。”

今年夏收,红心镇12.7万亩耕地累计产生3多吨的秸秆,由于全面打捆出售,全镇不仅没有出现秸秆就地焚烧的情况,更将产生900多万元效益,参与该项劳动的100多个贫困人口,仅此一项就可增收1000至3000元,各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10至30万不等,原先被人“嫌弃”的秸秆,变成了“炙手可热”宝贝。

“我们把禁烧工作和贫困户增收、村集体经济收入三位一体推进,实现禁烧、扶贫、村集体经济收入三受益。” 红心镇党委书记刘长安说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