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科技局(科协)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

    发布时间:2024-02-19 08:45
    【字体:打印

    现将凤阳县科技局(科协)2023年工作情况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:

    一、2023年科技创新成效

    一是科技创新考核位次不断提升。三季度“科技创新”考核中位于全市第二名。二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优化。贯彻落实“凤创券”、“双百工程”等政策,搭建凤阳县创新创业服务券管理平台,发放“凤创券”,全年发放“凤创券”企业51家,总计510万元;出台了《凤阳县科技局(科协)2023年度科技创新跨越年行动方案》,压实工作责任,“4322”目标已基本完成;深化创新服务,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和精准服务,落实各类奖补政策,2023年兑现各类科技创新奖补超过2070万元,向上争取研发投入等奖励79.41万元。三是创新主体日趋壮大。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,较2021年增长5倍,申报数和认定数均为凤阳历史最高,累计达122家,实现三年翻两番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42家,较上年增长109%,实现科小填报数量四连增,超额完成“十四五”企业创新主体倍增目标任务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达到70家,比2022年新增24家;全县1-9月份累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5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加100亿元以上,同比增长87%。四是研发投入显著增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从2021年2.26亿元增长至2022年6.84亿元,翻了3倍;全社会研发费用从2021年4.78亿元增长至2022年入8.89亿元,增幅达86%;研发强度由1.04%增至1.8%。五是创新平台逐步加强。爱尔思院士工作站已获批;新增省级企业研发中心5家;新增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;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。六是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。省重点研发光伏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立项1项,获省支持资金600万元;省重点研发农业类项目立项1项,获省支持资金100万元;开展2023年凤阳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,立项“六大产业链强链补链”、“科技特派员专项”、“创新创业专项”等项目20项。组织10家企业、20个项目参加第二届中国(安徽)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。1-9月份,认定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38.565亿元,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26.251亿元。联合县人才办举办凤阳县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,择优推荐13家企业项目参加滁州市第八届创新创业大赛,4家企业获滁州市第八届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。七是科技强农助力乡村振兴。选认213名科技特派员全覆盖服务213个行政村,在大庙镇、板桥镇、官塘镇、殷涧镇、总铺镇等地,开展多次业务培训指导活动,对农业施肥技术、瓜蒌种植技术、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等进行现场指导,培训农民达1000余人次;目前全县共有5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、2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、2家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。八是科普工作取得新提高。全县青少年科学素质不断提升,举办1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赛和1期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大赛,推荐27个项目参加了市14届科技创新决赛,获市一等奖5项,二等奖11项,三等奖10项,评选科技创新县长奖15人;开展前沿科技科普、中科院老科家巡讲等各类科普活动近百场次,覆盖人群高达一万人以上。加大推进全域全民科学素质,举办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,全县共开展各类科普日活动1400余场;充分发挥“三长”精准服务基层作用,开展全国科技志愿服务活动7万余场。组织参与农民网络知识竞赛人次高达71万,完成科普中国APP累计月活量110625人次;积极打造科技示范小院建设,共建薛李村科技小院,设立博士科技工作站和安徽食用菌栽培技术推广基地,成为服务农民服务乡村振兴的科普示范点及科普基地。三是高标准完成凤阳县科技馆布展运营,2023年12月已试运营。

    二、2024年工作计划

    下一步,科技局将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,切实加大对上争取和对产业赋能力度,围绕“十四五”规划、全省季度“科技创新”、督查激励等事项,锚定目标加压奋进,力争在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、在重点工作上取得新亮点,2024年全县新增高企30家,上报研发费用11亿元,突出抓好“五大工程”,全力推进我县科技创新工作。

    (一)实施体制机制优化工程。一是提前谋划好科技部门机构改革。根据省、市机构改革工作情况,结合凤阳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,提前厘清思路、做好谋划,全力配合完成我县科技机构改革任务。二是强化科技政策完善和执行。结合科技部门机构改革,修订出台《凤阳县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》2.0,进一步提高政策完善度和精准度,扶持重点更加突出,方向更加明确,激发创新活力。强化政策落地执行,优化政策兑付流程,提高政策兑付效率,确保全年科技创新奖补、凤创券、科技计划项目等资金及时兑现发放。二是着力改善科技中介服务环境。逐步完善科技中介管理机制,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等工作领域中,进一步强化科技主管部门作用。

    (二)实施研发投入扩面工程。围绕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,实施研发投入扩面提升行动,把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作为抓科技创新的“牛鼻子”,发挥政策杠杆撬动效应,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、主动性。一是探索“正向激励+反向倒逼”的优化资源配置方法,将“研发投入”作为各类工业政策兑现“一票否决”的前置条件,引导创新主体自主加强研发投入。二是构建多层级跨部门协调机制。科技局牵头联合统计、税务、财政等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、园区共同参与,坚持问题导向,密切协调联动,科技部门负责综合协调,统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,税务部门负责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,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相关政府奖补政策,各乡镇、园区及帮扶责任单位精准服务规上企业,借助科技中介力量,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式专项服务,进一步规范企业科技统计工作。三是三管齐下,齐头并进。以科技创新平台、科技型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为抓手,引导初加工型企业开展创新活动,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;以科技创新政策为抓手,引导各类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费用,实现从有到多的转变;促进科研院所研发投入,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。力争2024年填报研发费用11亿元以上,核定7.8亿元以上,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60%。

    (三)推进平台建设强筋工程。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。坚持“强基础、补短板、重特色”原则,依托小岗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、小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,围绕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,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,打造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。实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强基工程,构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二是推动创新平台加快发展。鼓励和支持企业围绕主导产业领域,与国内外高校、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、企业研发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、产业创新中心、省重点实验室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。力争2024年新增省级研发平台2家以上,推进中达石英与武汉理工大学建立石英砂纯化产业创新/技术研究院。是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。丰富和完善“众创空间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—科技园区”孵化链条,引导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质增效;鼓励多元化资本投入,改造创建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、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;加强各创新孵化载体之间的合作联动与资源开放共享,完善富有凤阳特色的创业孵化空间布局。2024年,力争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,国家级、省级众创空间各1家。

    (四)实施产业创新提升工程。一是推进面向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协同创新。加强县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力度,与国家、省、市基础研究布局以及重大研究计划的衔接,引导和支持高校院所、龙头企业,聚焦产业共性技术开展研究,积极培育原创成果。二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梳理关键核心计划攻关清单,实施科技计划项目,加快突破石英砂纯化、硅基材料等方面的瓶颈制约,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。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。支持以企业为主体,转移实施高校、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,落实技术转移企业(个人)的政策奖补、技术合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和政策扶持。充分发挥科技计划项目支撑引领作用,培育优质科技计划项目,积极组织推荐科技含量高、效益成果好、辐射带动强的优质科技项目申报省、市重大科技计划专项,获取省、市资金支持。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,鼓励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在我县设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,面向我县开展技术转移、技术开发、技术咨询、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,推动本土技术转移服务加快发展。加强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建设,支持引进、鼓励发展技术交易、知识产权服务等创新服务型企业,充分发挥“凤创券”的引导作用,激励并规范科技服务行为、优化服务内容2024年,力争引进2家省级技术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立足凤阳,扎根服务。

    (五)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。以全面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为切入点,大力推动“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”“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”“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”“干部科学素质提升行动”“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”。一是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大赛,擦亮凤阳品牌。二是对接省、市科协,积极组织开展前沿科技科普活动,让前沿科技走进20家校园。三是进一步深化科普中国推广和科技志愿服务行动,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位次。四是发动乡镇参与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,继续保持百强位次。五是强化科普阵地建设,更加注重县科技馆科普阵地建设作用,大力推动馆校合作研学。推动省级科普示范单位建设不少于5家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 凤阳县科学技术局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3年12月26日

     

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